婚姻中,過得不幸福的女人往往是這兩種類型
01
在《奇遇人生》中,春夏第一次透露出自己對婚姻的向往和恐懼。
春夏自幼父母離異,與媽媽相依為命,敏感脆弱,缺乏父愛,初中時甚至為了喜歡的男生,偷錢和手機給他,被家人關起來暴打。
她說:“我們家所有女性都離過婚,我無法從我們家的任何女性身上看到婚姻幸福的影子和家庭生活幸福的影子。”
“我非常期待在婚姻這件事情中獲得愉悅感,但我可能會很害怕無法維持它。”
其實不只是春夏,很多女性因為在自己周圍,看不到在婚姻中能夠維持幸福的正面例子,所以選擇暫時性的躲避婚姻。
而且婚姻中的幸福,從來都沒有參照物,幸福的家庭也都各不相同,但能夠讓自己過得幸福,更重要的還是自己本身。
有些人就算單身,就算結婚,就算失業,就算換了一座城市生活,依然可以過的很幸福。而有些人,不論嫁給了誰,對她有多好,也有可能不會幸福。
02
第一種人,是潑婦。
曾經在公交車上碰到過這樣的一幕。
一個中年婦女帶著自己的丈夫和爸爸上了公交車,由于爸爸年事已高,上車的速度很慢,大家看到后就準備起身讓座。
他們走到了第一個座位口,在座位上的小姑娘正準備起身讓座,中年婦女皺著眉頭就嚷嚷:你這小姑娘家家的,看見老人不知道起身讓座?有沒有素質!
小姑娘站起來之后客氣的回到:我正準備站起來,不用你教育我。
中年婦女聽到小姑娘居然敢回嘴,立馬更大聲音的吼到:我說的有錯么,我要是不說一句,誰知道你讓不讓?現在的小姑娘都怎么了,這么沒素質。
小姑娘氣的臉都紅了:你才沒素質,不分青紅皂白的就說別人。
中年婦女還是不停的在車上嘟囔著小姑娘的不好,丈夫在旁邊讓她少說兩句,但是她根本不聽,丈夫也只好作罷。
小姑娘到站就下車了,我看到丈夫的臉上寫滿了羞愧。
女人潑辣,不讓自己的家人受欺負,和女人是潑婦,為了一點小事蠻不講理,是兩個概念。
有一個無理取鬧的潑婦的家庭,最后只會充滿了永無止境的爭吵,日子最后都過成了鬧劇。
03
第二種人,是怨婦。
我有一個朋友的母親,因為丈夫總在外面花天酒地,不給家里金錢補貼,也從不關心家里的日常生活,于是將所有的苦都訴給自己的孩子。
才剛上初中的孩子,還沒有明確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于是在母親一次次淚如雨下的教唆下,孩子變的非常討厭父親。
孩子開始和母親一起埋怨父親不回家,只知道在外面喝酒應酬,還埋怨父親不愛自己的媽媽。
這樣的日子久了,父親變得越來越不愛回家,終于向妻子提出了離婚,可妻子卻說什么都不同意。
一邊埋怨著丈夫,一邊給孩子訴苦,一邊又不愿意離婚,把自己過成了祥林嫂的角色,既沒有得到好處,也沒有讓自己好過。
其實現在的社會變了,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多的選擇,只要是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就好了,這樣哭哭啼啼好不愿意改變的女人,實在很難獲得幸福。
04
經常聽到有人說:嫁給這樣的人,你不會幸福的。
不否認生活中確實有一些人是不值得嫁的,但是很多時候,你是不是同樣應該反省一下自己,你本身是不是一個幸福的人,或者有沒有能讓自己幸福的能力,而不單單的依靠于男人的給予。
婚姻向來是人生的一大考驗,而自己獲得幸福的能力,就是通關的武器。
想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748219美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