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讓你變好的選擇,過程都不會太舒服
上周大學時候的好友突然在朋友圈發了一張照片,雖然輪廓上還是能看出原來的樣子,但是和大學時相比,她瘦了許多,整個人的變化簡直太明顯了。
我翻看她最近半年的朋友圈,發現差不多每天都見她在朋友圈打卡健身。
我問她,怎么突然開始瘦身了呢,她說半年前去拍婚紗照時,特別喜歡的那一套裙子竟然穿不上,人生中最美的時刻一定要處處完美。
于是她和未婚夫決定一起減肥,這半年瘦了將近二十斤的樣子,下周準備再去拍一次。
我問朋友,這半年辛苦不,朋友說,當然苦,可是苦這一陣子,到時候美美的穿婚紗,也很值得。
說著,時間不早了,朋友和老公又再次去健身了。
曾經看過一檔節目,有個片段至今印象仍十分深刻,那檔節目的嘉賓是娛樂圈一直有“才女”之稱的徐靜蕾。
當時有粉絲問她,您一直是才女,在很多領域也頗有建樹,而且一直這么樂呵呵的,感覺老徐是一個很容易成功的人。
老徐聽完以后,淡淡地說:“你們只看到了賊吃肉,沒有看見賊挨打。”一句話幽默地說出了自己成功道路上的不易。
很多人對老徐的第一映像就是“才女”,但她并不是人生一開始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70年代,當時的育兒知識還是一個比較貧瘠的板塊,徐爸爸就經常向人四處打聽還跑遍了北京的圖書館,理論聯系實際,給小徐制定了一本厚厚的育兒寶典。
上面密密麻麻寫滿對徐靜蕾的訓練規劃,比如每天學英語、練書法、背古詩、寫日記等等。
于是,徐靜蕾5歲就開始苦練書法,過上了苦行僧一般的童年。
徐爸爸的想法很樸實,那時候沒有電腦,一切都靠紙筆。能寫一手好字,找工作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客觀地講,種種嚴格的訓練,從某種意義上,也為徐靜蕾的文化底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后來的生活里,她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很多時候,我們只見人前風光,不見人后受罪。
娛樂圈有這樣一個人,長得明明不咋地,但是魅力很大,不僅迷倒了向來眼光高的志玲姐姐,更是實力杠杠的億萬影帝。
他就是黃渤。
今年大年的賀歲檔,再次讓黃渤大火了一把,但是幾乎鮮少人知道,在紅起來之前,黃渤已經漂了十六年了。
在第一次演戲后,黃渤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職業,于是26歲的他開始考取北電。
一次不行,那就兩次,兩次不行,那就三次,終于被配音系錄取。
這種執著一直貫穿了黃渤的演繹生涯:
06年《瘋狂的石頭》有一幕他被關在下水道里餓了好幾天,出來后為了偷吃一口面包在高架橋上被狂追的戲,簡直經典。
為了拍好那場戲,黃渤繞著高架橋跑了一天,跑到整個人都脫水。
09年拍《斗牛》,為了跟牛對戲,黃渤每天都跟牛相處在一起。
在那部片里一次又一次的狂奔戲中,黃渤跑壞了幾十雙鞋。
最后才跑來了他的第一個影帝。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黃渤用實力為自己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影帝,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有黃渤,那就沒錯。
從小人物到蠻荒惡人,黃渤重新定義了顏值。
很多人都說,黃渤拍戲是拼命,老天很公平,你的付出,都沒有白費。
人們總習慣于為那些成功人士而驚嘆,稱贊他們如何厲害,孰不知他們的成功背后是多少的艱辛。
正如一位哲人說的那樣:成功者的桂冠,是用荊棘編制而成。
每個成功的桂冠都不盡相同,但是他們成功的背后,都有著相同的過程,那就是:努力、汗水、堅持,熱心、耐心、精心,學習、積累、提高。
成功的表面是榮耀,但背后的辛勞只有自己知道,所以如果你現在的日子很辛苦,那么恭喜你,你正在走上坡路。
而所有能讓你變好的選擇,過程都不會太舒服。
想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748219美文網